Aspirin、ADP受體拮抗劑、β-Blocker、ACEI或ARB四類心臟病用藥藥理作用 :
◎阿斯匹靈(Aspirin) (Acetylsalicylic acid, 乙醯水楊酸):
阿斯匹靈(Aspirin)能抑制環氧化酶(cyclooxygenase)的活性,使血小板無法生成具有增強血小板凝集與血管收縮作用的血栓素(Thromboxame, TXA2),因而抑制了血小板凝集及血栓之形成。
冠狀動脈因血管受傷或動脈粥狀硬化斑塊(atherosclerotic plaque)破裂,可引起血小板的聚集形成急性血栓,而導致急性心肌梗塞。若急性心肌梗塞病人無使用Aspirn禁忌症,則依臨床治療指引應自第一天起開始使用Aspirin相關抗血小板藥物,以快速達到抗血小板作用,研究顯示能有效降低死亡率,惟此類藥物需考量出血性風險。
◎ADP受體拮抗劑(ADP receptor antagonists,腺嘌呤二磷酸接受體拮抗劑):
被活化後的血小板,會釋放促血栓性和發炎性的分子:如腺嘌呤二磷酸(ADP),且血小板表面還會表現出活化糖蛋白GP IIb/IIIa受體(GP IIb/IIIa receptor),活化糖蛋白GP IIb/IIIa受體會促進血小板相互連結,造成血小板凝集體。
ADP receptor antagonists為選擇性的抑制血小板上ADP受體與ADP之結合,
抑制經由ADP媒介的(GP IIb/IIIa receptor)活化作用,進而抑制血小板凝集與血栓形成。
冠狀動脈因血管受傷或粥狀硬化斑塊(atherosclerotic plaque)破裂,
可引起血小板的聚集形成急性血栓,而導致急性心肌梗塞。急性心肌梗塞之急性期,
尤其是經心導管治療放置冠狀動脈支架者,
宜將Aspirin與ADP受體拮抗劑(如Clopidogrel類)抗血小板藥物併用;另外,
ADP受體拮抗劑(如Clopidogrel類)抗血小板藥物可適用於急性心肌梗塞病人對其他抗血小板藥物成分過敏者及造成消化道潰瘍之患者,
以快速到達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β-Blockers (乙型交感神經受體阻斷劑):
作用在心臟之β腎上腺素受體,使心跳變慢及降低心臟之輸出量,同時也可作用於腎臟,減少腎素(renin)之釋出,降低其造成血壓升高之作用,此外,也可抑制中樞腎上腺素之分泌。
β-Blocker(乙型阻斷劑)可降低心跳速率、減少心氧需求、減少心絞痛、減少心肌損傷惡化,也被證實可以減低心肌梗塞住院病人的死亡率。
◎ACEI(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血管收縮素轉化酶抑制劑):
ACEI可抑制血管張力素轉化酶作用,使第一型血管收縮素(Angiotensin I)無法轉換成可以強烈收縮血管的第二型血管收縮素(Angiotensin II),進而達到降血壓的效果。
◎ARB(Angiotensin receptor blocker,第二型血管收縮素接受體阻斷劑):
ARB則是可阻止第二型血管收縮素作用在相對應的受體,降低周邊血管阻力,達到降低血壓之作用。
ACE inhibitor或ARB能阻止一種會造成血管收縮的酵素—Angiotensin(血管張力素)的形成,ACEI及ARB可減緩血管收縮作用,進而使血管舒張及降低血壓,減少心臟負荷,及減少心肌梗塞後發生心衰竭及死亡率,惟ACEI或ARB不建議用於低血壓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