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急性心肌梗塞
▍認識急性心肌梗塞
「心肌梗塞」定義是心臟肌肉細胞因其供給營養及氧氣的冠狀動脈,突發幾近完全或完全阻塞,
使得供給心肌的血流中斷;若持續阻塞,則會導致心肌缺氧受損或壞死,進而使得心臟功能減低,
若短時間內無法打開血流受阻的血管,將造成心臟肌肉細胞的永久損傷甚至猝死,
並產生後續併發症 (如惡性心律不整、心臟衰竭等….),更可能造成死亡或不可逆的傷害。
有關心肌梗塞的診斷流程與治療策略,在醫學研究與實證醫學上已有明顯的規範指引,主要目的即是要減少病人猝死與併發症的產生,進而改善心血管疾病病人的照護品質。急性心肌梗塞治療首重把握黃金時間,儘早打通阻塞血管以救回瀕臨壞死心肌、減少心臟受損範圍,避免猝死最為重要,目前相關重要評估照護品質內容包括:
1.完成心電圖、特定心肌酵素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的檢驗;
2.各種治療藥物[(1)阿斯匹靈(Aspirin)、(2)腺嘌呤二磷酸受體拮抗劑(ADP受體拮抗劑,如Clopidogrel類)、(3)乙型交感神經受體阻斷劑(β-Blocker)、(4)血管收縮素轉化酶抑制劑(ACE inhibitor或ARB)]的給予;
3.介入性心導管的治療;
上述三者均為提高心肌梗塞病人照護品質、降低死亡率與併發症的重要指標
▍衛教園地(點選圖示認識心肌梗塞)
認識心肌梗塞
心臟病用藥藥理作用
預防心肌梗塞的危險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