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康保險醫療品質資訊公開網-民眾版示意圖
牙醫總額示意圖
 

▍ 恆牙2年以內同院所再補率


齲齒是最常見的疾病,其防治之道在於良好的口腔衛生,飲食後馬上刷牙,讓酸性物質無法在牙齒上產生,以降低蛀牙發生機率;民眾也應該定期進行口腔健檢。
主要名稱意涵 :


當食物的殘渣積留在牙齒上,這些殘渣會讓細菌繁殖增長,並製造出一種酸性物質,這些物質與牙齒接觸後,慢慢地溶解牙齒的鈣質而形成「齲齒」,也就是俗稱的「蛀牙」。

為什麼要建立這項指標? 填補材料的使用期限是有時效性的。下列幾項因素會影響填補物的使用期限: 
1.民眾的因素:全身之健康狀態、疾病、年齡、口腔衛生情況與飲食習慣。
2.牙齒之因素:齲齒之部位與範圍大小,牙齒之發育狀態、咬合狀態、牙齒所剩下的結構。
3.牙醫師之因素:填補材料之選擇與評估、操作之精確與純熟度。 

從歐美文獻報告,不同的填補材料之「年失敗率(即需要再補率)」約從 1.1%至7.2%不等,健保署建立這項指標是為了瞭解民眾牙齒因齲齒填補治療後,二年內在同一家牙醫醫院或診所再填補比率。

【資料來源】

自健保特約醫療院所申報的健保資料比對而得

【指標判讀】

※ 一般而言,本指標值為負向指標,不宜過高。


※ 醫療院所指標值≦分區指標值或全國指標值
表示民眾齲齒填補治療後,二年內在同一家醫院牙科或牙醫診所再填補比率較低,部分原因可能為該醫療院所的牙醫師填補材料選擇與操作技術之品質較佳。

※ 醫療院所指標值>分區指標值或全國指標值
表示民眾齲齒填補治療後,二年內在同一家醫院牙科或牙醫診所再填補比率較高,除受到牙醫師填補材料之選擇、操作之精確與純熟度影響外;也有可能是民眾平常口腔衛生及牙齒本身的因素的影響。

 
【指標使用限制】
指標數字的表現可能為多重原因所造成,僅能呈現部分成效或結果,由於牙科的治療結果與民眾平常生活習慣、保養程度及牙齒本身的狀況因素及配合就醫程度非常有關,不應直接認定反應品質,請使用者審慎解讀。

▍ 衛教園地
齲齒的防治之道?
齲齒是最常見的疾病,其防治之道在於良好的口腔衛生,飲食後馬上刷牙,讓酸性物質無法在牙齒上產生,以降低蛀牙發生機率;民眾也應該定期進行口腔健檢。

當齲齒發生,牙醫師最常處理的方式?
一旦「齲齒」發生,「填補」是最普遍的選擇。填補過的牙齒終其一生,因不同因素有可能需要填補多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