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康保險醫療品質資訊公開網-民眾版示意圖
牙醫總額示意圖
 

▍ 執行牙周病基礎治療之人數

主要名稱意涵 :
牙周病病徵示意圖

18歲以上國人牙周病盛行率超過八成, 牙周病治療除了牙結石清除術外,齒齦下刮除術(牙根整平術)與口腔衛生教育也是牙周炎患者的基礎治療。而健康的牙周狀態是牙科其他治療(如補牙、贗復補綴、植牙……等)成功的基礎,所以一般院所適當地提供牙周病基礎治療,除了可以提昇(自家院所牙科健保)醫療品質外,也能提供國人在牙周疾病方面的治療需求。

【資料來源】

自健保特約醫療院所申報的健保資料比對而得

【指標判讀】

※ 一般而言,本指標值屬正向,不宜過低。

※ 醫療院所指標值(服務量)≧分區或全署之平均每機構服務量
表示該院所18歲以上成人患者對牙周病基礎治療的需求較高,或是院所的牙醫師提供牙周病治療的經驗較多。

※ 醫療院所指標值(服務量)<分區或全署之平均每機構服務量
表示該院所18歲以上執行牙周病基礎治療就醫人數較少,可能反映該地區民眾牙周病醫療需求偏低,部分原因亦可歸因於該醫院牙科或牙醫診所的牙醫師有轉診意識,並不能完全作為牙科院所的優劣判斷。
【指標使用限制】
本資料有時間落差,且健保申報資料欄位有限,無法反應臨床過程,資料包含醫療上合理與不合理的情形,民眾就醫前請與醫療院所確認相關服務資訊。

▍ 衛教園地
哪些人需要做牙周基礎治療?
經牙醫師檢查有齒齦下結石,且牙齦發炎出血並有較深的牙周囊袋與牙周骨破壞的人。
症狀:常見的牙周病症狀有以下幾點:
1.牙齦紅腫、發膿。
2.刷牙時牙齦容易出血,甚至平時牙齦也會出血。
3.口臭。
4.牙齦萎縮牙根敏感。
5.牙齦有悶悶的痛感。
6.牙齒縫隙越來越大。
7.牙齒搖動度變大 。
8.牙齒位移或變長。
9.咀嚼無力感。

治療後可能出現的不適症狀及處理方式:
治療後常見的不適症狀包括牙齦萎縮、牙縫變大及牙齒敏感等,而牙齦萎縮是發炎組織消腫後的正常現象,牙齒會顯得稍長,牙縫也可能變得稍大。

治療後牙齒對於溫差,尤其是冷熱,或某些水果、甜食會較敏感,這種情況有可能在治療後三至四週逐漸改善。若敏感情形嚴重,可向主治醫師反應,必要時可由牙醫師施予牙齒去敏感治療。